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十年攻坚克难 创新引领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有效支撑了我国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高校科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9月,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我国高校要勇挑重担,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2021年4月,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同年5月,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今年以来,又专门给北京科技大学老教授、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责任和使命,为我们做好高校科技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年来,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记初心使命、践行责任担当,系统谋划高校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先后印发实施了高等学校“十二五”“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行动”“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等一批重大行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跃上新台阶

  十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创新资源,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高校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实现跃升。

  一是创新平台体系更加完善。十年来,高校牵头建设了60%以上的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主动布局建设了25个前沿科学中心、14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8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系统布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超过1500个。此外,高校牵头建设了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等支撑类重大平台,初步形成了层次清晰、布局合理、支撑有效的科研平台体系。

  二是科技人才队伍更加壮大。十年来,高校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群体稳步壮大,全国超过40%的两院院士、近70%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都集聚在高校。通过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支撑了数百万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每年大批的优秀毕业生走进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和研究型大学,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三是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十年来,高校R&D拨入经费从2012年的768.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592亿元,十年累计拨入经费总额上万亿。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由2012年的391.8亿元增至2021年的847.5亿元,增长超过116%。高校科技活动中的R&D人员全时当量从2012年的20.9万人年增长到2021年的33.4万人年,增幅近60%。创新资源的汇聚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国际科技合作更加广泛。十年来,高校共派出近40万人次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人员174万人次,发表特邀报告18.7万篇、交流论文88.3万篇。更多高校走出国门,深度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大洋钻探等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牵头组织了国家首批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深时数字地球(DDE)”,还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正在加快培育。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广泛开展深层次国际合作,建设了70多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为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和桥梁。

  五是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升。十年来,教育部不断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和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率先调整专利资助奖励政策,推动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落地,着重发挥产权激励和评价导向作用,高校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显著提升。高校专利授权量从2012年的6.9万项增加到2021年的30.8万项,增幅达到346.4%,授权率从65.1%提高到83.9%;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2000多项增长到15000多项,专利转化金额从8.2亿元增长到88.9亿元,增幅接近十倍,不仅实现了量的增长,也实现了质的提升,把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了现实生产力。

  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有力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十年来,教育部组织高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立足“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勇攀科技高峰,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

  一是持续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地位,不断产生重大原始创新成果。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大学在这两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高校近三年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物理学领域,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牵头首次从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我国物理学家发现的最重要的物理效应之一,也是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近年来的重大原创突破,获得了2018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化学领域,南开大学周其林团队发现了全新的手性螺环配体骨架结构,将手性分子的合成效率提高到新高度,解决了困扰不对称催化领域半个多世纪的难题,获得了2019年度唯一一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在材料学领域,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革新功能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和理论,创制的新型介孔催化剂可大幅提升原油资源利用率,为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核心技术支撑。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研制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华中科技大学测得迄今最高精度的引力常数G值、西安交通大学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新型镁锂合金等一系列重大原创成果。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0项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的6项、全部自然科学奖中的67%,是名副其实的基础研究主力军。

  二是充分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聚力打造“国之重器”。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高校坚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在神舟飞天、北斗组网、羲和逐日、高速铁路、C919大飞机、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大国工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数百所高校在突破“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研发了我国第一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天鲸号”,实现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完成了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清华大学牵头设计的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北京大学研发了超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助力我国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华中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中高档数控系统,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批量应用。湖南科技大学领衔研发的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打破了我国可燃冰勘探技术装备对国外的依赖。十年来,高校获得了全部1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的10项、全部技术发明奖中的72%,并获得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成为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这十年,高校科技成果丰硕,这里只是列举了少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还有很多高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服务贡献成效显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为

  十年来,教育部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最高追求,先后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碳中和、乡村振兴、一带一路、区块链等多个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用卓越的创新书写科技报国的优秀答卷。

  一是积极守护人民生命健康。高校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出一批重要成果,例如北京大学在全球首创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系列新方法。浙江大学牵头在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别要说明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校快速响应,数十所高校万余名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投入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目前已联合企业研发出新冠病毒检测产品百余款;清华大学张林琦团队自主研发了我国首款获批上市的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伯礼团队研制的宣肺败毒颗粒在缩短新冠肺炎病程方面有着良好疗效;高校在5条新冠病毒疫苗技术路线上开展攻关,其中四川大学和厦门大学分别牵头的两款新冠疫苗已在国外完成三期临床研究。

  二是扎实服务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一大批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优势,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校牵头承担了40%的农业农村领域重点研发计划,积极攻克种业技术难关。例如,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团队带领澜沧直过民族“拉祜族”农民走上了生态脱贫致富之路。华中农业大学牵头开发了当前唯一可处理百万级群体、兼具基因组选择和精准选配功能的猪基因组选配软件,选育了“高繁”“快长”瘦肉猪新品系11个,优秀基因年覆盖商品猪超1亿头。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培育的新品种覆盖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亿亩,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及基层干部超过200万人次,真正把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三是主动融入区域创新发展战略。教育部先后和北京、上海签署了有关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合作协议,在京高校与北京市在集成电路、脑科学等领域共建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多学科交叉平台;在沪高校牵头承担人工智能、超限制造等上海市重大专项。清华大学与浙江省共建长三角研究院,并以此为引领累计建设重大科研平台、创新创业平台50余个,引进培育海外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孵化培育科技企业2700余家,其中规模超百亿企业近20家,推动了柔性电子技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四是有力支撑科技冬奥成功举办。清华大学主导设计了“雪如意”大跳台,浙江大学保障“冰丝带”安全运行,北京大学、天津大学支持建造“最美、最快的冰”,哈尔滨工业大学助力“水立方”向“冰立方”华丽变身,东华大学让冬奥会火炬能够“飞扬”起来,北京理工大学打破冬奥电动客车的低温禁区,共同支撑了一届科技范十足的北京冬奥会。

 四、学术生态不断优化,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十年来,教育部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是推动“放管服”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持续推动赋予高校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简化财务报销流程,配备科研助理,明晰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红线底线,为高校科研人员吃下定心丸;会同科技部等6部门出台《关于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关自主权的若干意见》,组织高校开展了“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扩大科研经费使用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等一系列试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

  二是深化评价改革,引领科技创新价值追求。2013年,教育部就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2020年又出台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职称评聘、学位授予、绩效奖励等评价工作中过度使用SCI论文相关指标的现象列出负面清单,教育部直属机关在评估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带头“破五唯”,督促高校进行对照整改,以创新质量、能力、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在高校逐步树立。

  三是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新时代创新文化。十年来,教育部持续加强作风学风建设,实施“转学风、提质量”攻坚行动,强化科研人员自律意识,深入开展科研诚信专项教育整治行动和科学家进校园等科学道德宣讲,打造新时代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校创新文化。高校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增强,涌现出了时代楷模黄大年、钟扬、李保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大中、刘永坦、钱七虎、王泽山等一批“大先生”。

  十年来,高校科技工作始终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砥砺前行,成果丰硕。

  开启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科技的重要论述,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加强有组织科研,持续加强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走好“千校万企”“百校千项”“百校千城”的产学研合作“三部曲”,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好地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服务,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流量统计代码